为精准把握专业发展定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5年10月23日,卫生管理学院召开专业调研会议。校长巩守平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由副校长李雪萍主持。

专业调研会现场
会议伊始,各专业负责人依次汇报工作进展与发展规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白龙、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余舟、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吴涛分别围绕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开展及行业需求适配等核心内容进行详细汇报,系统梳理了专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各专业汇报
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韩文霞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际化交流、社会服务等多维度全面汇报了学院整体发展情况及学院“十五五”期间学科及专业发展规划。卫生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苗建宁指出,学院师资结构及师资相对短缺等问题影响学院的进一步整合发展,希望学院职能部门在人才引荐方面给与进一步支持。

韩文霞汇报学院整体情况
李雪萍充分肯定了卫生管理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上付出的努力和探索的创新性做法,并结合学院当前发展面临的师资不足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她强调,各专业要深度把握健康中国战略下国家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深刻理解新医科专业布局内涵,深度挖掘专业与AI技术融合的延展度,以“微专业”为抓手,进一步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深度融合;她指出,要充分激活现有基地资源价值,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与平台效能发挥形成合力,学校将从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专业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

副校长李雪萍讲话
巩守平在总结讲话中对卫生管理学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学院老师们对专业发展展现出的深厚情怀及奋斗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并指出在大健康中国战略下,做好有医学特色的管理类人才培养大有可为。他强调要进一步精准研究国家各项文件政策,深入剖析学科专业调研中查找的问题,找到解决困难的路径,各职能部门要给与大力支持: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需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步伐;二是三个管理类专业在医疗行业中的精准定位与普适性服务需进一步优化,要依托“微专业”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大胆探索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课程体系需进行系统性优化,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强化专业性课程间的组合设计,在交叉学科发展中助推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进一步提高;四是各专业负责人需明确各领域核心人才培养标准,突出多专业交叉,加强“管医”融合特色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五是要将申硕工作作为重要目标,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与内涵一体化发展。

校长巩守平总结讲话
此次学科专业调研会议的召开,为卫生管理学院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攻坚方向。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扎实落实学校“353”工作战略及“28”工作布局各项要求,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提质增效,为培养高质量卫生管理人才、服务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校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医院发展管理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相关处室负责人、专班成员、观察员;学院院领导班子成员、校督导、各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及教学科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文/王文惠图/焦琳 审核/韩文霞)